濟南市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教聯合體發展論壇召開
發布日期:2025-01-08
12月26日,濟南市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教聯合體發展論壇在濟南高新區召開。本次論壇以“數智賦能 產教共興”為主題,邀請來自政府、高校、機構、企業及專家學者近200人,共同探討聯合體“國際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路徑,探索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發展新模式。

濟南市副市長,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任廣鋒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成為智造濟南的一張亮麗名片,為強省會建設注入強勁動能。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發展的戰略布局,希望聯合體進一步扎實開展產教融合,構建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教育體系,培養更多具備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的高素質人才;持續加強校地合作,促進協同創新,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良好生態;完善人才扶持體系,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為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保障。
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港澳臺辦公室)處長鄭堅指出,市域產教聯合體要發揮產業園區、政府的統籌作用,推動園區企業和相關院校合作開展技術攻關、人才培養,以此提升職業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和精準度。此次論壇,圍繞聯合體體制機制建設、人才供需對接等問題總結經驗、謀劃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希望今后聯合體在機制、評價等方面尋求突破,持續提高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水平。
聯合體執行理事長、濟南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蘇旭勇從聯合體工作開展情況、階段性成效、存在不足以及下一步打算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聯合體的建設情況。他表示,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是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一體兩翼五重點”主要任務中的一翼,也是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緊密結合的重要載體。展望未來,聯合體將更加緊密對接行業進步、產業轉型與區域發展需求,不斷深化多主體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與各成員單位共同打造產教融合的創新高地。
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濟南人力資本產業研究院院長劉松匯報了2024年聯合體秘書處工作。下一步,秘書處將圍繞區域重大戰略需求以及聯合體發展規劃,不斷提升“國際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水平,加強國際交流中心、人工智能與數字財經現代產業學院、園區通—數智化人才供需平臺的運營優化,為濟南高新區“三次創業”新征程貢獻人才動力,為聯合體高質量發展及區域經濟提升注入澎湃動能。
會議現場發布了園區通——數智化人才供需平臺、聯合體科技創新供需平臺、聯合體《需求清單》等系列工作成果;成立了聯合體專委會,覆蓋專家咨詢、知識產權、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和智能裝備等多個領域,緊密推動聯合體實體化運營,為聯合體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成立山東財經大學人工智能與數字財經現代產業學院、聯合體工匠學院,探索多層次的“校政企”協同培養機制,優化區域產業高技能人才供給。

項目簽約環節,濟南人力資本產業研究院與高途教育科技集團、齊魯銀行、山東新大陸等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招才引智服務,深化產教科深融互促。此外,聯合體成立了“一帶一路”國際交流中心,與德國、日本、西班牙、俄羅斯、馬來西亞、韓國等國的交流機構及學校進行簽約合作,不斷加強國家間教育領域互聯互通。
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新興技術與職業發展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協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中國委員會主席王慶林圍繞“新質生產力與新質人才培養”進行了剖析和精彩演講,深入闡述了如何構建適應新時代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主動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以創新型人才培養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次論壇為濟南市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構建了“產業賦能教育、教育培養人才、人才支撐產業”的產教融合循環新生態。展望未來,聯合體將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有力推動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為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推動產業優化升級貢獻力量,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力。
論壇由濟南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王纮主持,山東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處長陳志浩;濟南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成員李成學;濟南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賈文濤;濟南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高鵬霄以及相關負責同志參加論壇。
2025第20屆中國(山東)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將于2025年2月27日-3月2日在濟南市山東國際會展中心盛裝啟幕,作為開年首場行業盛會,無限貿易新商機將在本屆展會上涌現,現場將匯聚1000余家行業主流品牌同臺亮相,展示數控機床、激光切割、工業自動化、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模具、功能部件等最新技術及產品,80000平方米展示面積,打造山東省高端智能裝備一站式采購對接平臺!誠邀您親臨2025山東裝備博覽會,共同體驗這場裝備制造的行業盛宴!


參觀預登記
參展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