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應用場景,破解臟累險作業難題!濟南高新區機器人+“鏈”就產業新格局
發布日期:2025-06-27
“機器人+”傳統產業,催生新質生產力;拓展應用場景,破解臟累險作業難題……日前,記者從濟南高新區獲悉,該區依托一批機器人頭部企業,已形成完整產業鏈,通過科研攻關、項目建設、場景打造、人才引育等,機器人相關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走進山東奧太電氣有限公司生產車間,10臺焊接機器人組成一條車軸全自動生產線,從上料到焊接只需要3分鐘,就可下線一根車軸,這是為一家專用汽車企業定制的新產線。一旁,全自動管板焊接系統正在高精度攝像頭引導下,自動焊接換熱器,此類高難度焊接工藝,若由專業焊工操作,月薪可達2萬元以上。目前,該系統已在熱力、化工等行業廣泛應用。

隨著一道紅光劃過金屬板,激光焊槍自動完成焊接。“這是我們研發的協作機器人激光焊接工作站。”該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給激光焊接設備配備了視覺系統、處理系統,先掃描后焊接,一鍵自動尋找焊縫,不需要編程,像自行車架等部件焊接完全可以替代人工,生產效率大幅提高。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工業用焊接裝備研發制造企業,奧太電氣憑借焊機躋身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近年來,該企業將機器人與焊機組合,延伸產業鏈,進一步轉型升級。去年,奧太電氣部署機器人焊接裝備300臺套,營收超過2億元,機器人業務逐步成為企業主營業務,規模也在快速擴大。
“我們之前主要從事能源、化工等園區監管系統的研發制造,現在與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發團隊合作,專注于視覺機器人。”山東聚遠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已經部署了超過600臺智能巡檢機器人,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溫高壓等極端惡劣環境下替代人工,完成巡視、清洗、缺陷檢測等工作。同時,正在研發服務機器人,裝備了雙目視覺、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無線通信、人臉識別、車輛識別等技術的機器人可以替代保安巡邏,能夠實時定位和自主導航,具備戶外巡檢、減速帶通過、爬坡等功能,實現安保巡邏、違法預警等,將在物業小區、辦公園區等“上崗”。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濟南高新區還有翼菲科技、蘭劍智能、山東新松等一批頭部企業,在工業自動化、倉儲物流、焊接裝配等產業領域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去年開發出山東第一臺人形機器人“行者泰山”。今年進化版的R2“行者泰山”更加“類人化”,接入DeepSeek-V3模型,具備人機交互能力。
濟南高新區發展改革和科技經濟部工業和信息化辦公室副主任王從磊表示,高新區現有機器人上下游企業超500家。其中技術研發、制造類重點企業10余家,2024年實現總產值約31億元,同比增長4.9%;在機器人領域還擁有2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牽頭成立了山東省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下一步,濟南高新區將立足基礎產業優勢,圍繞科研攻關、項目建設、場景打造、人才引育等方面,不斷提升機器人相關領域產業核心競爭力。拓展“機器人+”應用場景,圍繞人工智能島建設,濟南高新區超前布局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拓展工業、醫療、養老等場景應用,打造“核心零部件-整機研發-場景應用”全鏈條集群。


參觀預登記
參展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