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企500強榜單出爐:山東裝備制造企業表現突出
發布日期:2025-09-19
8月28日,全國工商聯發布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全面展現了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態勢與結構變遷。500強企業總營業收入達43.05萬億元,資產總額51.15萬億元,呈現出“營收與資產雙增長”的穩健格局,入圍門檻提升至270.23億元,創歷史新高。
山東是民營經濟大省,民營經營主體占全部市場主體的98.9%,貢獻了全省約70%的稅收、80%以上的就業——在這一國家級榜單中,山東共有51家企業入圍,較去年再添一席,與廣東并列全國第三,山東能鏈、亞通石化、神馳控股、泰開集團、賽輪集團、新程金鑼首次登上榜單,上榜企業總營收達41310.49億元,同比增長6.68%,實現連續五年增長,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和創新活力。本次上榜的7家裝備制造企業營收合計達4268.5億元,占山東上榜企業總量的10.3%,行業占比13.7%,顯著高于全國民營企業500強10.2%的平均水平。魏橋創業集團以5585.33億元營收位列全國第10位,其高端鋁材料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達25%,形成從電解鋁到航空航天用高端鋁合金材料的全產業鏈優勢,成為山東民營企業的領軍者。
在創新驅動方面,裝備制造企業表現尤為突出。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通道,歌爾股份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千億企業,其2025半年報顯示,精密零組件業務營收76.04億元,同比增長20.54%,毛利率達23.49%。據了解,精密零組件業務的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無線耳機、VR虛擬現實、MR混合現實、AR增強現實、AI智能眼鏡等終端產品中,報告期內研發投入21.3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5.69%,占最近一期經審計歸母凈資產的6.43%。持續的研發投入為公司在AI、VR/AR等新興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奠定了基礎;泰開集團作為新上榜企業,以301.16億元營收位列第449位,研發投入占比達4.5%,顯著高于裝備制造業2.8%的平均水平,集團擁有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家、綠色工廠2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以及4個國家認證實驗室、13家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5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29家高新技術企業、1600余人的技術研發團隊、1200余項自主專利,構建了覆蓋輸變電全產業鏈的技術體系,其產品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的訂單占比達70%,成為國內輸變電領域的核心供應商——2024年,山東上榜民營企業研發費用投入達544.9億元,同比增長8.2%,印證創新的力量。創新驅動,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新興產業“小苗成大樹”,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牢牢掌握了主動權。
稅收貢獻方面,山東51家上榜民營企業2024年納稅總額達2023.25億元,同比增長22.8%,占山東省總稅收的比例約為35%,凸顯民營企業在地方財政收入中的支柱地位。這種“營收穩增、稅收快增”的態勢,體現了山東企業經營質量的優化,也為全省財政可持續性提供了重要支撐。
“千帆競海憑風起,萬木爭春破土開?!鄙綎|省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策沃土的持續滋養與精心培育。山東以營商環境之“優”,促民營經濟之“進”,接連推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舉措。從聚焦痛點的“民營經濟政策35條”,到精準發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20條”,條條見實效、招招解難題;從強化融資支持到切實降本減負,從放寬市場準入到加強權益保護——山東正以全方位、立體化的支持體系,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賦能添力,讓創新創業的熱潮涌動齊魯大地。
51家魯企閃耀中國民企500強榜單,這一數字背后,是山東民營經濟從規模擴張到內涵提升的跨越式蛻變,是政策賦能、企業創新與社會期待同頻共振的生動寫照。站在新時代的潮頭,山東民營企業必將以更強的韌勁、更活的創新、更廣的視野,在全國乃至全球競爭中走在前、開新局,為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注入源源不斷的民企動能,讓“山東制造”和“山東智造”的品牌故事響徹世界!
中國(山東)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簡稱:IEME山東裝備博覽會)是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共同發起主辦的國內重點裝備制造業博覽會。2026第二十一屆中國(山東)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定于2026年3月14-3月17日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開年首場行業盛會,無限貿易新商機將在本屆展會上涌現,現場將匯聚1000余家行業主流品牌同臺亮相,展示數控機床、激光切割、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應用場景、智能裝備、功能部件等最新技術及產品,80000平方米展示面積,打造山東省高端智能裝備一站式采購對接平臺。


參觀預登記
參展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