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 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 激活省會發展新動能
發布日期:2025-10-24
9月30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以《山東濟南 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 激活省會發展新動能》為題,對濟南近年來堅定不移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逐步構建起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骨干、數實深度融合的具有省會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進行了報道。
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山東省工作安排,堅定不移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堅持以“新”布局強根基、向“高”攀登塑優勢、向“智”躍升促轉型、以“綠”為徑謀長遠,逐步構建起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骨干、數實深度融合的具有省會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在多個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產業發展呈現強勁的創新活力與成長韌性。
推動產業升級向“新”布局
聚力推進制造業優化升級,濟南市統籌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超前布局,圍繞汽車制造、電子信息、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裝備、高端數控機床與機器人、高端軟件等13條標志性產業鏈和34條重點產業鏈,加快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著力構筑新型工業化的“四梁八柱”。2022—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連續3年跨過3個千億元臺階、首次突破萬億元,汽車制造和電子信息產業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驅動科技創新向“高”攀登
聚力強化產業創新和科技創新,濟南市堅持把產業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聚焦重點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技術攻關,大力推進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發,加快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9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4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59家、省級制造業中試平臺4家、省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270家,多層次創新平臺體系日益完善;累計培育首臺(套)裝備、首版次高端軟件、首批次新材料、首件套電子產品等項目超過1300個。
深化數實融合向“智”躍升
聚力促進數實深度融合,濟南市大力推進“數字濟南”建設,搶先下好數字經濟發展“先手棋”,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算網一體化協同創新發展。2024年,全市軟件業務收入達5856億元,其中工業軟件收入350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11.9%,在中國軟件名城評估中位列全國第七,數字生態指數排名連續4年躍升、位列全國第七。擁有浪潮云洲、火石兩個國家級“雙跨”互聯網平臺,智能算力排名全國第七,是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全國首批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和5G應用“揚帆”行動重點城市。濟南市正以數字經濟整體能級躍升,促進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匯聚強大動能。
引導企業轉型向“綠”進階
聚力提升綠色發展能級,濟南市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理念融入經濟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加強能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產業結構綠色化轉型,持續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在綠色發展中鍛造新優勢、培育新動能,著力厚植新型工業化的生態底色。近年來,全市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初具規模、形成優勢,累計培育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綠色工業園區等400余家,產業鏈供應鏈整體綠色水平不斷提升。


參觀預登記
參展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