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區:工業崛起千億產業新城
發布日期:2025-10-24
“十四五”期間,章丘區秉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在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中承壓前行、穩中求進,落實新舊動能轉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戰略部署,全區經濟社會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工業是章丘的最大優勢,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最大引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579家,占濟南市工業總量的五分之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81%;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6家……“十四五”以來,章丘工業經濟持續向優向強、向穩向好。圍繞工業強市戰略,章丘區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將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突出壯主體、延鏈條、聚集群、育生態,構建起“3+2+2”重點產業鏈群(汽車、先進材料、專用裝備“三大主導產業鏈”,空天信息、新一代信息技術“兩大新興產業鏈”,醫藥食品及包裝、綠色建材與裝配式建筑“兩大特色產業鏈”),工業綜合實力持續躍升。中國重汽、伊萊特、圣泉集團、明泉集團等行業龍頭競相發展,章丘實現從“鍛造之鄉”到“智造高地”的華麗轉變。
把時間軸拉長,一幅產業蓬勃、創新涌動的壯麗畫卷鋪展開來。

創新發展激活新動能
金秋時節,伊萊特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內,機器轟鳴,火紅的鋼坯在萬噸鍛壓機下被塑造成國之重器的關鍵部件,飛濺的鋼花映照著高端制造的硬核實力。9月25日,這里剛剛投產全球最大2.2萬噸自由鍛壓機,配套全球最大22米軋環機、300噸操作機等先進裝備,能夠生產出最大環件直徑22米、最高5米的各類鍛造件,精準滿足核電、水電、風電及大型裝備等領域對大尺寸環形鍛件的需求,在超大型鍛件制造上實現了自主可控,以產業升級帶動產品出海。
這是章丘區錨定工業強區不動搖、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典型案例之一。截至2025年6月,章丘區“十四五”期間技改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04.7億元,鍛造、化工等傳統產業在技術創新中實現“老樹發新枝”。

科研團隊接近600人,每年研發投入5.4億元,建成省級以上技術平臺15個……濟南圣泉集團以技術創新推動轉型升級。這家創建于1979年的企業,專注于生物制造和先進材料研發,已成長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近年來,該企業又瞄準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需求,發展特種電子樹脂、高比能電池材料等,整合創新鏈、拓展生態鏈、提升價值鏈,實現跨越式發展,年產值達百億元,走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前列。
在創新與綠色雙輪驅動下,章丘工業已形成“專精特新—瞪羚—單項冠軍”的梯度發展體系。截至2024年末,產值過10億元企業達18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6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26家、瞪羚企業62家,省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36家。承擔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11項,認定省級首臺(套)技術裝備19件,445個項目入選省級技術創新計劃。綠色制造領域,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6家、綠色園區1家,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
實數融合注入新動力
山東章鼓是章丘的第一家上市公司,這家從農具廠發展起來的鼓風機龍頭企業,如今又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催生了發展新動力。該企業投資改造的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內,機械臂精準揮舞,AGV小車不停穿梭,二維碼和傳感器搭建起廠房的“神經系統”,優化了各個工序環節,使產能提升72%,成本下降61%。
山東健康智慧醫藥倉儲物流園是章丘區“十四五”期間建成投用的新項目。傳統倉儲是人找貨,這個智慧倉庫是貨到人。日吞吐能力最大4萬箱,卻能做到零差錯、零丟包。高效、快捷的“黑燈”倉儲運用數字化技術、智能化設備,打造出一個數字化改革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場景。

實數融合為章丘工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成效初顯。圍繞“一軸五核”數字產業布局,該區推動浪潮大數據等領軍企業集聚,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獲評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通過實施“工賦章丘”行動,落地50余個“實數融合”項目,68家企業獲評省晨星工廠試點,56家企業通過DCMM貫標。作為全國縣域數字經濟50強區、全省縣域數字農業發展縣,章丘大力發展數字基礎設施,累計建設5G基站4500余個,藍海領航大數據產業園吸引百度智能云等平臺入駐,構建“數據+算力+算法”生態體系。
“鏈”上發力重塑新優勢
金秋十月,位于章丘區的豐茂(山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投產在即,正在進行最后的設備調試。這是上市公司浙江豐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在北方落戶智造基地。作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將為中國重汽等頭部車企提供配套產品,進一步完善、延長當地的汽車產業鏈。
中國重汽(濟南)輕卡制造有限公司的總裝車間內機器轟鳴,每3.5分鐘就下線一輛新車。流水線上的儀表罩,來自20公里外的山東齊魯永明汽車部件有限公司,這家總部位于江蘇的企業5年前投資落地章丘。正在安裝的SMC外飾件則來自附近的朗基爾汽車零部件濟南制造基地,這家意大利的企業2年前落戶于此。

在濟南(明水)汽車產業園3號車間,濟南江龍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生產線正滿負荷生產,年產輕量化汽車內外飾件20萬套,供應中國重汽、吉利汽車等主機廠。這個投資1億元的延鏈補鏈項目于2022年11月落地,2024年納稅450萬元。
立足汽車、先進材料、專用裝備三大主導產業鏈,章丘區按圖索驥,以鏈式思維推進項目建設,積極促成“龍頭帶配套、配套促龍頭”的良性循環。以汽車產業為例,該區充分發揮本地企業中國重汽的龍頭作用,構建“鏈主企業+配套集群”生態圈,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近3年引進汽車產業項目33個,新增產值近50億元。截至目前,該區汽車產業鏈上規模以上企業已達70多家、實現產值500多億元。
堅持“項目為王”,出臺《濟南市章丘區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產業鏈“鏈長制”工作運行機制實施方案》等文件,組建產業鏈專班為企業提供管家式服務,打造“洽談即幫辦、簽約即注冊、征地即立項、掛地即設計、拿地即開工、竣工即使用”全鏈條集成審批服務模式,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激活市場“一池春水”……章丘區吃“改革飯”,走“開放路”,聚起產業集群,育好產業生態。
新目標承載新夢想,新征程充滿新希望。站在“十四五”與“十五五”的交匯點,傳統產業躍遷,新興產業聚勢,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正托起一個活力充沛、動能澎湃的新章丘。隨著一個個重大項目投產達效、一項項創新成果落地生根、一批批產業鏈群聚勢成峰,章丘正以工業強區建設的生動實踐,在強省會建設中奮力“走在前、挑大梁”。


參觀預登記
參展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