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十四五”工業強市之路:萬億集群背后的創新動能
發布日期:2025-10-24
作為全國少數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城市之一。近年來,濟南以創新驅動為引擎,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特別報道《數說強省會》,我們一起來看濟南是如何書寫新時代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泉城答卷”。
近年來,濟南以創新驅動為引擎,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在從傳統制造到智能智造的轉型升級中。特別報道《數說強省會》,我們一起來看濟南是如何書寫新時代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泉城答卷”。
在小鴨智能制造產業園的智能冷鏈生產車間,一批來自北美市場的智能冷鏈設備訂單正在加緊趕制。曾幾何時,“小鴨小鴨頂呱呱”的廣告語風靡全國,而如今,這家老牌工業企業,正以更加自信的步伐邁向國際市場。他們的冷鏈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英國特易購、美國沃爾瑪等國際零售巨頭的合格供應商。
小鴨冷鏈公司副總經理胡朝龍介紹,這款產品就是為歐洲客戶生產的,他們對產品性能要求非常高,產品現在在歐洲特別受歡迎,部分客戶2026年的訂單,現在已經開始生產,外銷大概占公司總銷售額40%左右,從2021年到現在,平均每年增長幅度為20%。
“商用機家用化、家用機商用化”是小鴨集團在智能電器制造領域的核心亮點。這臺看似普通的洗衣機,其實隱藏著商業級的“強大內核”,它是小鴨全球首發的商用機家用化新產品。
小鴨控股集團總經理助理楊永信介紹,傳統的家用洗衣機,容量滿足不了現在大件洗滌的需求,把商用洗衣機的耐用、皮實的理念,應用到家用洗衣機上,是行業中的創新。傳統的家用洗衣機烘干一般在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這種大容量的商用洗衣機在技術的加持之下,基本上在30分鐘到45分鐘的區間就能完全烘干。
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目前小鴨集團已構建起以智能電器、智慧冷鏈、智能裝備為核心的“三駕馬車”。通過持續強化創新引擎,集團正全面重塑發展新優勢,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楊永信介紹,“十四五”規劃期間,小鴨從經濟運行上來看,實現了經濟的翻倍增長,也實現了從傳統產業向科技型企業轉變,這個過程實際上是通過科技創新來實現的,核心產業的研發投入強度在5%以上。
作為工業大省的省會和全國重要的工業城市,濟南不僅有小鴨集團等一批傳統工業企業的不斷突破,更有一批新勢力企業的加速成長。最近火爆全球的“行者泰山”人形機器人,在前不久舉行的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它因“斷臂完賽”的堅韌表現引爆社交媒體,也讓全球目光聚焦濟南智能制造的硬核實力。
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彤介紹,運動會之后,很多報道和一些客戶,都逐步地關注到我們,也有很多人詢問產品,有很多采購意向,現在正對接非常多的應用場景,而且訂單比以前也多了很多。
企業快速發展離不開產業政策和生態培育,今年,濟南專門組建機器人產業辦公室,推出專項扶持政策。目前,濟南已集聚各類機器人企業113家,核心產業規模約150億元,覆蓋了機器人零部件生產、本體制造等多個產業鏈環節,占據全省半壁江山。
濟南市機器人產業發展辦公室項目推進組組長李毅介紹,給予機器人產業領軍人才最高1000萬元獎勵,設立了億元級的專項資金和規模50億元的投資基金,通過加大力度“獎”、財金聯動“投”、政企合力“促”、聚焦人才“引”等具體舉措,全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產業規模化、集聚化發展。
2021年至2024年,濟南工業經濟總量實現歷史性跨越。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從8336億元穩步增長至10189.4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年均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5%。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汽車制造和電子信息產業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規上工業企業從2021年的2315家增至2024年的2832家,凈增517家。獨角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業、單項冠軍等各級各類優質企業總數突破9000家。2021年以來,累計培育山東省先進制造業集群等省級以上產業集群30個以上。
從傳統產業升級到未來產業布局,從龍頭企業引領到專精特新支撐,濟南工業以萬億營收的跨越,交出了一份厚重的“十四五”規劃答卷。這份答卷,既是工業強市的有力證明,更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注入了持久動力。


參觀預登記
參展申請